客户见证

中国队完美收官!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世锦赛夺金

2025-07-22

北京时间 7 月 20 日晚,2025 年新加坡游泳世锦赛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决赛上演巅峰对决。由冯雨、常昊、向玢璇等奥运冠军领衔的中国队压轴登场,以一套震撼全场的《万有引力》摘得金牌,得分 348.4779 分,领先第二名日本队(334.7232 分)和第三名西班牙队(321.1328 分)超过 13 分,强势实现该项目世锦赛四连冠。这场胜利不仅为中国花游队新奥运周期的首次 “大考” 交上完美答卷,更让《万有引力》这套见证巴黎奥运会历史突破的经典曲目,在国际赛场的谢幕演出中画上圆满句号。

一、经典谢幕:从巴黎到新加坡的完美传承

《万有引力》自 2024 年巴黎奥运会横空出世以来,便以宇宙探索为主题、融合力量与空灵的编排惊艳世界。此次世锦赛决赛,中国队在保留核心艺术构思的基础上,结合新规则对难度动作进行了颠覆性改编。例如,原本的 “太空舱旋转” 托举被升级为三人同步抛接,队员们在 2.5 秒内完成屈体后空翻两周入水,这一创新动作难度系数从 4.2 提升至 5.1,成为全场技术标杆。

“这套曲目对我们意义非凡,它承载着中国花游从突破到引领的蜕变。” 队长冯雨赛后哽咽表示,“我们希望用最完美的表现为它送行,现在做到了。” 值得一提的是,冯雨此次临危受命顶替受伤的张雅怡,仅用 8 天时间便掌握整套动作,在决赛中以零失误的表现征服裁判。主教练张晓欢透露,团队在赛前一个月内更换了 3 个关键技巧动作,“风险与机遇并存,正是这种破釜沉舟的调整让我们站在了最高领奖台。”

二、逆境突围:新老交替中的韧性绽放

本届世锦赛是中国花游队新奥运周期的首次国际大赛,阵容呈现 “老中青三代同堂” 的特点。除冯雨、常昊等奥运冠军外,18 岁小将徐汇妍首次亮相世锦赛便表现亮眼,此前她已摘得女子单人技术自选金牌。面对国际泳联规则改革带来的技术挑战(如引入数学公式计算难度分),中国队在预赛阶段便展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—— 以 338.2167 分排名第一晋级,完成分与艺术印象分均刷新赛事纪录。

“我们在世界杯总决赛后就开始研究新规则,这次调整的 3 个技巧动作就是针对裁判评分偏好设计的。” 张晓欢表示,“例如将传统的‘莲花绽放’托举改为对角线交叉托举,虽然视觉冲击力稍减,但动作完成精度提升了 20%,最终在难度分上反超西班牙队 1.2 分。” 这种科学调整在决赛中得到验证:中国队的难度分 47.3500 分全部拿下,而西班牙队因两个托举动作同步率不足被扣 3.8 分。

三、群雄逐鹿:亚洲力量改写格局

日本队此次以 334.7232 分摘银,延续了近年来的强势表现。以木岛萌香为核心的日本队主打 “和风美学”,其《樱花祭》节目将太鼓节奏与水下芭蕾完美融合,尤其是八人同步的 “折扇开合” 动作,在艺术印象分上获得 39.2000 分的高分。西班牙队则凭借《弗拉门戈之火》获得铜牌,其水下速度与力量的结合令人印象深刻,但两个抛接动作的失误导致难度分损失 4.1 分。

值得关注的是,亚洲队伍在本届世锦赛上占据前三席,打破了俄罗斯队长期垄断的局面。对此,国际泳联技术委员会主席伊戈尔・马尔金评价称:“中国与日本的竞争正在推动花样游泳向更高层次发展,尤其是在艺术创新与技术精度的平衡上,亚洲队伍树立了新标杆。”

四、未来展望:后《万有引力》时代的新征程

随着《万有引力》的谢幕,中国队已着手筹备新周期的曲目编排。据透露,下赛季将推出以敦煌文化为主题的全新节目,计划融入琵琶、箜篌等传统乐器元素,并尝试引入 AI 动作捕捉技术优化同步精度。常昊表示:“每一次突破都意味着新的开始,我们希望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,让中国花游始终走在世界前列。”

对于冯雨而言,此次世锦赛更像是一场特殊的成人礼。“从双人到集体,从替补到主力,这次经历让我真正理解了团队的力量。” 她坦言,“未来无论在队中扮演什么角色,我都会以同样的信念迎接挑战。” 正如张晓欢在颁奖仪式上所说:“中国花游的强大,不在于某一个冠军,而在于每一个队员都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这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。”

中国队完美收官!花样游泳集体自由自选世锦赛夺金

这场在新加坡泳池上演的水上芭蕾盛宴,不仅是一场竞技的较量,更是中国花样游泳从 “追赶者” 到乐鱼网官网 “引领者” 的生动写照。当《万有引力》的旋律最后一次在国际赛场响起,中国姑娘们用完美的表现告诉世界:属于她们的时代,才刚刚开始。